小保全靠省錢+存股存下千萬 年領32萬股利樂當全職奶爸
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年度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統計,國人平均每戶一年可存下21萬6,304元,相較20年前(1997年)的22萬8,951元還低。「薪資不漲,物價卻直直漲」一直是許多人抱怨存不到錢的原因,然而,《Smart智富》月刊208期的封面個案小保全禹安,卻能在初入職場2年就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,現在不僅有房、有車、有2個小孩,還在10年累積千萬資產,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?
看到這裡,讀者一定以為禹安出身非富即貴,不然就是坐擁高薪。錯!禹安不只沒有富爸爸可依靠,父親甚至還數度欠債,最後在禹安國二那年跑路,留下高達數百萬元的債務。原本往來頻繁的親戚,因為怕他們開口借錢,都不敢再上門,這是禹安第一次感受到人情冷暖,他也告訴自己:「以後一定不要當窮人,才不會被人看不起!」
爸爸跑路後,媽媽為了清償數百萬元的債務,更努力的加班,孝順的禹安也在寒暑假到電器行打工,並抓緊高中畢業後到入伍前的空檔,到撞球場輪大夜班,每月1萬8,000元的薪水全數交給母親分攤債務。
2005年退伍後,禹安留在台北謀職,由於缺乏大學學歷,有段時間幾乎沒有收入。然而隻身台北,還是得租房子、一天至少吃一餐,禹安描述,最窘迫時,戶頭甚至只剩35元,「當時真的很煩惱,不曉得這筆錢究竟要先加油,還是先去買一碗滷肉飯。」
眼見戶頭見底,禹安又不想跟媽媽拿錢,只好求助銀行。當時銀行發卡浮濫,又沒有嚴格的徵信機制,因此,禹安即便沒有工作,還是靠現金卡借到6萬元,用來繳每月7,500元的房租和水電。
當時,禹安沒有循環利率的概念,單純聽信銷售人員說的:「借1萬元每天只要還3元~4元」,認為還負擔得起,因此每月只還最低應繳金額。直到還款半年後,禹安才發現每月的還款幾乎都在繳利息,「當時就覺得不對勁,半年下來還了6,000多元,但本金卻只減少3,000多元,等於將近一半都在繳利息。」
加速還款的決心燃起了禹安對理財的熱忱,他每天看電視上的財經節目並訂閱財經雜誌。由於需求使然,對存錢、省錢和債務整合等內容更是興趣盎然。當時禹安靠撿廢棄五金,每月收入有3萬8,000元,他只花不到1/3,剩下的2萬~3萬元全數拿去還貸款,因此不到3個月就將貸款還清了。
方便揪出開銷漏洞、掌握物價變化
靠手寫記帳省下5成薪
貸款還清後,禹安下個目標就是存到第一桶金。他從記帳開始,由於2005年智慧型手機還不發達,禹安都是一筆筆手寫記帳。翻開他的帳本,可以看到每天的花費都分成兩欄,一欄記錄自己的花費,另一欄則是老婆的花費,禹安認為手寫記帳有2大優點:
1.找出開銷漏洞:禹安初期原本是記流水帳,但他發現光記流水帳,沒辦法分辨漏洞在哪。因此,禹安改用分類好的帳本,將記帳項目分成伙食費、交通費和交際費等,每週和每月再加總每天的費用,就知道哪一類的花費比較多,該從何處節省。
2.熟悉物價變化:由於每天手抄各項花費,禹安對物價的變化更為敏銳,能分辨各項商品的價格高低點,並在價格低點時多買一些儲備。例如,尿布會員價每週都不同,通常介於195元~215元,當價格來到195元的時候禹安就知道應該要多囤積幾包。
想加速存到第一桶金,另一半的力量不可或缺,但令禹安煩惱的是,由於老婆(當時的女友)還沒出社會,對金錢一點概念也沒有,因此要說服另一半一起省錢也費了一番功夫。
到底多沒概念?禹安描述,有一次他發現老婆錢都存在櫃子裡,問她為什麼不把錢存到郵局,沒想到老婆竟回答:「錢存郵局很可怕,錢放在櫃子還可以自己保管,如果存到郵局金額不見了怎麼辦?」
為了加強老婆的金錢觀,禹安不斷對她洗腦,說服她:「若每天一個人伙食費是160元,1年365天就是5萬8,400元,10年下來就是58萬4,000元,兩個人合起來就是116萬8,000元的支出。」藉此讓老婆理解,就算每天只是省下一瓶飲料錢,長年下來也能累積上百萬元。在循循善誘下,老婆也漸漸了解到「省小錢」的重要性,即便看到便宜的飾品也會思考自己究竟需不需要。
而禹安本人更是省到極致,當時每天餐費幾乎都在100元以內,早餐和午餐只吃一個早餐店的30元漢堡,真的餓到不行時,才會再買一個45元的菜飯便當。
許多人存不了錢,就是因為對數字沒概念,而忽視小筆花費的重要性。
除了飲食之外,禹安為了省下更多錢,租屋也是選擇租金比較便宜的頂樓加蓋,夏天溫度時常超過30度,整個頂加就像三溫暖一樣,但禹安仍堅持不開冷氣。租屋處的冰箱也形同虛設,就怕插了電後會不小心亂買東西。
被問到是否真有必要省成這樣?禹安坦然的說,「當時只覺得寧可辛苦一陣子也不要辛苦一輩子,因此錢能不花就不花,拚命以存到第一桶金為目標。」在小兩口的努力之下,禹安和老婆的儲蓄率超過5成,兩人月薪加起來約莫8萬元,每月卻都能存下近4萬2,000元,因此才2年,禹安和老婆就已經存到人生中的第一筆100萬元。
然而光靠省錢,就算每年存50萬元,10年也不過才500萬元,而且每天都只吃兩餐果腹也並非長久之計。因此,禹安不斷研究加速資產累積的方法,直到在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一書中學到「與其縮衣節食,不如想辦法賺更多錢」的觀念,決心拿出120萬元的存款投入股市。
2007年禹安持續買進台塑(1301)、鴻海(2317)和台積電(2330)等產業龍頭股,沒想到隔年即遭遇金融海嘯,最慘的時候資產曾縮水至40萬元,但禹安心想,「我買的都是龍頭股,如果連這些公司都完蛋,台灣也完蛋了吧?」果不其然,在熬過金融海嘯後,這些股票全都漲回來了。
先買小房再換大房
不僅省下租金,還賺進價差
除了存股之外,禹安也在2010年和老婆結婚後,將度蜜月的錢省下來,並趁著婚假到處看房子。夫妻倆精算自己的貸款能力後,決定拿出150萬元,扣掉裝潢費50萬元,剩下100萬元作為頭期款,以貸款8成來看,最多可以買到總價500萬元的物件。
最後,兩人在紅樹林站買下總價485萬元的小套房。許多親戚朋友疑惑的是,為什麼不一次買到3房?禹安認為一來兩人住室內15坪的小套房就很夠了;二來如果買到3房,每月房貸金額會變高,可用來投入股市的資金就會被壓縮。
買房後,禹安在帳戶管理方面也更確實,他會依照資金用途分成不同帳戶,共分為投資薪轉、生活開銷、房貸、債券型基金和保險5個戶頭,每月再轉入各帳戶所需的金額。專款專用也讓禹安在投資上無後顧之憂,「因為即便我不小心把錢敗光了,保險戶頭中的儲蓄險還是在,未來這筆90幾萬元還是可讓小孩自由運用。」禹安指出。
2014年由於老婆懷第二胎,因此禹安將第一間房以720萬元出售,等於住了4年,不僅賺了235萬元,還省下房租錢。賣房賺得的價差,也讓禹安得以換到更大的兩房一廳。由於知道屋主打算換更大的房子,因此他也提議屋主將原有的家具留下,藉此省下一大筆家具開銷,只買了冰箱、洗衣機和2張椅子就搬入新家。
靠存股年領股利32萬元
安心離職陪伴小孩
現在34歲的禹安,即便有房、有車,生活也較過去富裕,他的精省功力依然不減,許多兒童用品,只要是非食用的,禹安就會買二手品,像是溫奶器,在PChome購物中心的新品要1,300元、拍賣則是950元,但如果買二手的,就只要150元。保母費也是,小孩出生時擔任社區保全的禹安便輪值大夜班,老婆則上白天班,兩人錯開時間輪流照顧小孩,每月就能省下2萬多的保母費,如果碰上加班無法與老婆銜接托嬰時間,就請臨時保母托育,每小時鐘點費僅需120元。
現在禹安的股票資產約600萬元,加上房子、車子,總資產達千萬元。再加上穩定存股,今年約可領到32萬元的股利,等於每月有2萬6,000元左右的被動收入,這也讓禹安能在2017年放心離開職場,專心當個奶爸到小孩上幼稚園為止。現在禹安能夠帶著小孩看棒球比賽、念故事書給他們聽,幫小孩泡牛奶、洗澡,陪伴孩子走過童年。
這十多年來,禹安靠著記帳精省、帳戶管理和存股投資,才能在五子登科的同時,也累積到千萬元的身價,一路走來雖然不算輕鬆,但就像禹安所講的,「寧可辛苦一陣子,也不要辛苦一輩子。」禹安沒有漂亮的學歷,也沒有穩定的工作,但理財讓他現在能夠過上不錯的日子。禹安勉勵和他一樣的年輕人,第一桶金的確會存得比較辛苦一點,但達成之後,對存錢方法會更熟悉,還能利用第一桶金來投資,就能更快存到第二桶金、第三桶金。
以上資料轉貼自smart自學網http://smart.businessweekly.com.tw/Reading/IndepArticle.aspx?id=34068&p=1
如何投資理財賺錢,增加被動收入來源,達到財富自由,時間自由,提早退休,股票/權證/期貨/選擇權/外匯/房地產/保險/基金/網拍/創業,課程講座規劃,工具方法比較心得,系統分享推薦
http://richtb.pixnet.net/blog
line ID : @crl2457d
E-mail : topay6@gmail.com
Facebook粉絲團 : www.facebook.com/richtrbow
留言列表